Search

《善用80/20法則,建立「低耗能教養模式」》

如果你仔細觀察許多周邊的媽媽/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善用80/20法則,建立「低耗能教養模式」》

如果你仔細觀察許多周邊的媽媽/爸爸朋友,有時不免會感慨:同樣都沒幫傭,為什麼看某些人帶小孩感覺悠游自在、時常保持優雅、氣質像貴婦;我帶起小孩來卻總是手忙腳亂加上追趕跑跳碰,狼狽如跪婦?甚至整屋子時常充斥著高分貝的對話聲,耳朵裡一直聽到類似像嗡嗡嗡的音頻、令人「心情阿雜」到不行!

#極少數天生彷彿就是來報恩的天使孩子除外

細細觀察許多這樣的父母、並與他們聊過後,我發現這些父母面對生活都有一套「低耗能運轉模式」,並在孩子出生後,一致性地運用在教養上。細膩的運作細節雖然有個別差異,但是都有一個共通點:

他們幾乎都善用了80/20法則在教養中與生活上。也就是:只花20%的心力在80%令你心煩卻相對不那麼重要的日常細瑣事務上;把80%心力留在那20%非常重要的原則或重要時刻的陪伴上。

「小彬老師,你可不可以舉個實例?」

當然可以。

-----

我最常舉的第一個例子就是「我沒有時間討厭你!」這句經典台詞。

我們常花很多時間與力氣去討厭、抱怨某些人,但其實那些人對我們並不是那麼重要,也不是我們所愛的人。結果耗去80%心力在討厭與抱怨這些人後,卻僅剩20%的力氣去愛孩子、家人、自己。

但明明我們所愛的孩子、家人、自己,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花時間與心力的人,不是嗎?

這是生活上的80/20法則。

#其實也是情緒界線的概念

-----

昨天晚上去一所歷史悠久的蒙氏幼兒園與家長、老師分享天賦與教養。演講完後有家長提問:「孩子從小到現在,都已經中年級了,但遇到事情不如己意,依然時常亂發脾氣,任憑我們怎麼陪伴安撫,效果都有限,可以這樣耗一整晚。」

我反問家長一個問題:「一直以來,只要孩子一有情緒,你們是不是就立即亦步亦趨地跟上、安撫?而且越安撫,孩子的情緒越大?」

家長很用力地點頭。

於是我舉了第二個例子。

上週末我陪孩子去參加圍棋比賽,近中午時由於我需趕赴一場喜宴,所以由媽媽來跟我換班接手陪孩子。

臨離去時,我小小聲跟孩子的娘說:「記得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嗎?假使他等等輸了比賽,出現對自己生氣、挫折沮喪的情緒,只要跟他說:『你自己先緩一緩心情、安靜一下,我會在旁邊陪你,直到你覺得稍好些,我們可以來討論。』,讓他有機會學習覺察與處理自己的情緒。」

因為根據我們的觀察:當我們總是隨著孩子的情緒起舞,他會「歡」很久。

然後父母也會感到心煩意亂,全家烏煙瘴氣,疲於應付。

但更重要的是,父母與孩子虛耗了很多心力,多年下來,孩子卻始終沒有長出面對自己憤怒與挫折情緒的能力。

就算孩子長大到高年級,可能也一樣。

-----

把大部分陪伴的心力花在真正關鍵的時刻上,既省力,又可以兼顧關係品質以及孩子的成長。

這就是教養上的「80/20法則」,以及「低耗能運轉模式」的體現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諮商心理師/資深輔導教師,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近20年,並長期投入性別、家庭與婚姻系統、權力議題領域。堅信:「好的教養,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」;「父母幼時的傷痛若經療癒,是孩子的福份」
陳鴻彬諮商心理師/資深輔導教師,堅信:「好的教養,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
View all posts